新华网沈阳9月23日电(记者丁其林、姚剑锋)正在辽宁阜新举行的国际矿山测量协会第12次大会上,许多专家指出,目前中国矿业人才断层、青黄不接现象严重,此状况如不能得到有效改善,将成为今后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隐患。
国际矿山测量协会委员、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校长石金峰说,一方面多数学生不愿意报考矿业专业这种艰苦行业,一些矿业专业甚至因无人报考而停止招生,矿业技术人才断了源头。另一方面矿山企业常年不引进大学生,使得就业出口受堵。此外,一些已经毕业的矿业专业学生很多都改行。
据统计,近年来毕业生在中国煤炭行业的就业率不到5%。石金峰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如矿山比较差,地点偏僻,性比较高,但核心问题是待遇。“如果矿业人才继续缺乏,影响常大的,”石金峰说,“现在的矿山事故大多与人有关,很多矿特别是中小矿雇了很多农民工,没有经过任何安全知识培训就下井,结果违规操作造成了事故。这是矿井事故频繁、伤亡严重的重要原因。”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资源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张宏伟认为:一直以来很多人认为矿工的活,只要有力气便可胜任,这样的认识导致众多有文化、有技术的人才很难充实到生产中。这就造成恶性循环:队伍素质越差,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越严重,越容易发生事故,越难吸引高级人才。中国是一个矿业大国,不少矿山经过几十年采掘,资源已大量锐减,有的已经闭矿或转矿,不少地方急需新的补充矿源。特别是西部大开发,广阔的大地大量珍贵的地下宝藏亟待人们去发现,加快培养矿业人才迫在眉睫。石金峰认为,中国解决矿业人才缺乏问题,在教育模式上可以采取“订单式”教育和对口单招教育模式。前者是对矿上优秀人才进行培养,签订协议、承认学历,之后再回到本单位工作。后者是对矿上优秀青年和三校生(职高、技校、中专)通过考试然后录取,由教育部批准的特殊的招生权,单独给指标、单独录取。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