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国内快讯> 文章内容

黑河市“三带百村工程”建设综述

※发布时间:2017-11-5 22:00:02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黑河日报讯(记者邢爽)沿“吉黑高速”一走来,从青山绿野间放眼望去,白墙彩瓦、错落有序的村舍,宽敞整洁、笔直通畅的村,条块分明、秧苗整齐的农田……“三带百村工程”催生的一幅幅美丽乡村田园风情、旖旎风光、清新图景,在黑河大地渐次铺展。

  近年来,黑河市在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中,沿吉黑高速黑河段、京加高速嫩江段、黑河段,大力实施“三带百村工程”,以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着力改善农村人居,全面提升黑河国门形象为核心,建成在全省拿得出、叫得响的现代化大农业、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带、观光带,充分发挥“三农”工作的领航作用。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作为农业大市,黑河市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当成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发展好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破解“三农”工作的重大课题,高起点、高标准、高站位,以“三带百村工程”为切入点和立脚点,科学谋划“三农”工作战略布局。

  “三带百村工程”,是推进黑河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一次深刻变革,可以有效示范和引导农业耕作方式转变。

  黑河市属耕地面积1848万亩,乡村人口达108.2万,人均耕地18亩,特别是沿吉黑高速黑河段、京加高速嫩江段、黑河段的“三带”两侧,农业人口10.1万、耕地近300万亩,分别相当于全市的1/10和1/6。但黑河农业总体上大而不强,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综合生产能力较弱,尤其高水平示范建设不足,农民缺少学科技用科技的平台,以2011年为例:全市粮食单产仅为193.7公斤,总产334.68万吨,劳均耕作面积25亩。虽然“三带”两侧农业发展基础和种植条件较好,但农业种植多为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导致种植标准化水平不高、规模经营面积不大。“三带百村工程”打破了田间地格子,集中连片地建设现代农业示范,方便了农民就近学习、参观和借鉴,推进了农业“八化”建设,提升了农业种植技术,促进了土地规模经营,通过科学倒茬轮作,调整了种植结构,提高了粮食单产,实现了良种良法良田相配套、农机农艺农技相结合。

  多年来,黑河新农村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还有很多村屯基础设施薄弱,人居脏乱差。据统计,2010年全市566个村基本实现公村村通,但大多数仅有一条主要街是硬化面,“晴天一身灰,雨天满脚泥”;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仅为67.5%,1/4的村屯存在饮水安全问题,所有行政村均没有集中供热设施,仅有25个村污水为明沟和暗渠排放,其他村屯全部为未经任何处理的边沟排放;大部分村屯栅栏不整齐,柴草垛乱堆乱放,甚至还存在一些破烂的泥草房等等。这些,严重影响着农村群众的生活质量。“三带百村工程”集中对公、沿江等交通干线的村屯进行村容村貌和卫生综合整治,促进了人口和产业集聚,极大地改变了“三带”村屯面貌,改善了农村群众居住和生产生活条件。同时,随着土地规模经营和机械化水平提高,外出务工人员逐渐增多,增加了收入、开阔了视野,“既富了口袋、又富了脑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变化,文明了村风、淳朴了民风。

  黑河山美水美美,自然风光与人文和谐共生,特别是“三带”依山傍水、交通便利,土地肥美、物产丰富,但由于过去不少农村在发展中缺乏统一规划,房屋随意建设,导致泥草房、砖瓦房相互交错、高矮不一,民居风格、村屯风貌难以协调一致,尤其是一些低矮破旧的泥草房、危房更是与自然风光形成鲜明反差。2010年,全省“三优”文明城市创建现场会在黑河召开后,黑河市提出“三优”文明城不但要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更要让“三优”文明向县城、乡镇和社区延伸。“三带百村工程”把县城、中心镇作为节点,既把城市、城镇建设得更好更美,也把乡村建设得更好更美,确保“三带百村工程”真正成为群众认可的示范工程、民生工程。

  发展现代化农业是“三农”工作的核心。在实施“三带百村工程”中,黑河市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丰富、生态良好等优势以及寒地、黑土、对俄等特点,着力推进叫得响、过得硬、有特色、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现代化大农业。2012年建成科技园区28个、37万亩;2013年建成科技园区47个、75.8万亩;2014年建成科技园区50个、117.2万亩,三年增加22个、70.2万亩,辐射带动面积达到300万亩,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成为全省四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之一、全国唯一对俄农业科技合作园区。

  突出农业标准化种植,依托现代大型农机合作社、土地合作社等经济组织,积极探索土地规模经营新机制,实现了由分散管理到集约经营的转变。建设标准化种植,并设立了统一标志牌。三年来,累计推广各类先进技术300多万亩次,带动全市农业新技术推广4500万亩次。推进规模化经营,把园区全部交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全市耕地规模经营面积达1200万亩,占市属耕地面积的65.5%。嫩江县规划了“一带、一园、二区、十四个村”现代农业发展亮点和品牌,建设了“百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带”。孙吴县桦林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去年规模经营土地14.5万亩,粮产4万吨,经营性收入1.22亿元,成为国家级示范社,理事长显被评为“全国种粮售粮大户”、“CCTV三农人物”、“全国二十佳合作社理事长”。

  聚焦“舌尖上的安全”,着力探索发展绿色大豆、寒地水稻及冷水养殖等绿色特色种养模式,建成了西岗子万亩水稻、发展村5000亩马铃薯、四嘉子经济作物采摘观光等一批特色种植,全市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达到850万亩,认证产品71个,培育出大黑河岛野鲤、爱辉山珍等知名品牌,野鲤“走进”首都超市,“游”上市民餐桌,“矿泉稻”进入南方市场,全市种植高纬寒地水稻40万亩,成为引领全省水稻北扩典型。

  依托标准化生产,推动产业化发展。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70家,恒大集团、科迪食品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黑河。中兴牧业建成牧场4个、奶牛存栏1.5万头。嫩江县全力打造全省西北部粮食仓储物流交易中心,仓储总能力达64.6万吨;五大连池市积极建设黑河中部粮食集散地,日集散粮食2.4万吨;爱辉区鼓励企业通过“企业+农户”、“企业++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与农民建立了稳固的信用、利益联结机制。拓展了营销网络,组织40多家企业参加国家、省级展会,参展商品300多种,签署协议资金3亿多元。在、上海等地开设了黑河绿色食品旗舰店,依托合作社建立的逊克县北纬四十九度公司在上海、天津、武汉等地设立了12家销售分店。黑河市还积极落实省委、省关于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各项措施,下发《关于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为56个合作社争取国家、省财政扶持资金1125万元,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2214个。扎实搞好土地确权,稳妥推进金融,深入推进户籍、社保、医疗等制度,使农村发展活力竞相迸发。

  迤逦的田园风光、洁净的村庄风貌,是组成美丽乡村的最基本元素。黑河市根据各地自然和实际情况,按照可复制、可推广的设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设美丽乡村,打造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有地域特色、文化传承、田园风貌、宜居宜业的新型村落。2012年至2014年,每年完成30个村,今年计划再18个村,实现“百村”目标。

  重塑村屯风貌。按照凸显田园风光、保留乡土风情的要求,根据各村屯原有风貌和群众喜好,一村一个风格,统一规划设计和立面。孙吴县结合北方寒地气候特点,以暖色调为主,按照“统一设计、统一色彩、统一风格,分批推进、分村实施、分户筹资”的原则,对四季屯、大桦树林子等村的农村房屋风貌进行。全市现已泥草房3178户25.34万平方米,房屋立面9034户130.42万平方米,重点村屯立面、砖瓦化率达100%。提升基础设施。从最薄弱和群众最的问题入手,重点开展柴草垛规整,、沟、水、院、栏,新231万米,村屯主要道硬化率达到100%,新装、栅栏32.9万米、灯1201盏,“三带”沿线%以上。提升社会事业。以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拓宽农民享受公共服务的新领域,新建、村级活动室5800平方米、休闲体育广场6万平方米,建成乡村文化站65个、文化大院275个、农家书屋610个,基本形成了“一乡一村一院一品”的农村文化大院新格局。提升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健全完善覆盖城乡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服务体系,新农合参合率达99.97%。整治卫生。结合“文明城乡”创建、爱国卫生运动和“洁净工程”,广泛发动农民群众,深入开展以“六清”、“五改”、“三化”为重点的农村卫生专项整治活动。爱辉区坤站村实行“门前三包”,夏天包花、冬天包雪、全年包散乱垃圾,村内干净有序;孙吴县建立村屯农户门前30米长街面卫生三包制度,了村屯卫生的长效化管理。推进村屯绿化。“三带”沿线村屯全部纳入到植树造林计划中,共栽种树木124万株,完成绿化面积5826亩,新建及完善绿化村屯近百个。塑造文明村风。通过完善村规民约,树立良好的民风村风,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比、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全市农村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达到70%以上。开展阳光工程培训、绿色证书培训、新型农民培训,提升农民文化素质、法律意识和思想,培训面达到60%以上。抓平安村屯建设,沿线村屯治安联防员配备率达到100%,村民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95%以上。

  “三带百村工程”,符合上级要求、本地实际、客观规律、群众意愿、时代潮流,是一项群众认可的示范工程、民生工程。在“三带百村工程”推进过程中,各县(市、区)党委、因地制宜,根据各自特点与干部群众需要,创建了许多“三带百村工程”+N的新经验。

  北安市按照“一市、八镇、二十个新社区”发展布局,创建了城乡一体化示范带。在充分考虑绥北高速沿线的城区、乡镇分布和各自承载能力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三带百村工程”内涵,提出“打造以北安城区为核心区,以通北、赵光为发展隆起区,以绥北高速、202国道为轴的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示范带,推进农民向城镇和新社区转移、产业向城镇集聚。”几年来,累计投入资金9.06亿元,建设了可入住5200余户居民的通北幸福家园、城市社区、赵光东丰社区,撤并村屯11个,向城镇和新社区转移农民近2万人。目前,通北镇形成了商贸物流、大豆产业、有机食品产销、新型工业四大产业集聚区,可吸纳就业3500人;赵光镇域内企业达到50户,可吸纳就业2500人,实现了产城互动融合,为农民进得城来、留得下去创造了条件。

  爱辉区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特色,创建历史文化展示带。沿和黑嫩公,打造瑷珲古城文化、外三道沟知青文化、外四道沟俄罗斯文化、坤河和富拉尔基达斡尔民俗文化、黄旗营子和宏伟满族文化等历史文化村。几年来,累计投入资金元,实施泥草房1206户、硬化面312公里、修边沟650公里、栅栏3.5万米。举办了爱辉历史文化论坛、“上元节”和达斡尔族南迁360周年“库木勒节”,沿江、沿两侧村屯风貌、自然景观、人文历史高度融合,成为爱辉乃至黑河乡村一道亮丽风景。著名词作家阎肃为爱辉镇题词“北疆古城、灵秀瑷珲”,为外三道沟村撰写了村名;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周京生为外三道沟村题词“北疆知青第一村”;省作家协会贾宏图为外三道沟村撰写了骈文《外三道沟碑记》;著名史学家阎崇年为进一步论证清始祖发祥地,专程赴爱辉镇进行了考察。

  逊克县把“三带百村工程”既当作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示范带,又当作抓基层党建工作的示范带。以沿的10个村级党组织为主体,根据党建示范点的职能定位、不同特点和工作基础,确立了“产业创新型”、“管理型”、“科技支撑型”、“知青引领型”、“服务管理型”、“班子带动型”、“能人引型”、“引智致富型”、“文明发展型”、“项目推动型”等10个不同类型的党建示范点,形成了一条沿江基层党建工作的示范带。

  “为了让全市的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我们的‘三带百村工程’还要继续提质扩面、丰富内涵,不断推进此项‘工程’向市域纵深延伸、辐射,从而带动全市现代农业和美丽乡村整体升级。”市委说。

  黑河山川秀丽,生态良好,特别是“三带”沿线美丽的大界江、大森林、大湿地、大火山、大草原、大良田,引人注目、令人流连。黑河各县城、重点乡镇大都在“三带”沿线,作为一座边境口岸城市,一个展示和国家形象的窗口,黑河市依托“三带”,把县城、中心镇作为节点,提出不但要把城市、城镇,还要把各个乡村都建设得更美丽,整体展现黑河的国门形象。通过“三带百村工程”建设,全力打造“三带”两侧垄向平直、地头整齐、苗齐苗壮、标牌醒目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院落整齐、道整洁、风貌各异的田园画卷,彰显了人的蓬勃朝气和国家形象,不仅成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美丽乡村人居带,更成为了中外游客旅游观光带。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黑河的“三带百村工程”除示范和示范村外,还将建设国家级绿色食品标准化280万亩,完成“三带”外115个村屯,全市基本形成点面结合、沿线与非沿线一体推动的局面。除“三带”外,形成多个独具特色的示范带,如:孙逊公沿线美丽乡村示范带,嫩黑公、嫩呼公、白云至科洛沿线美丽乡村示范带,前嫩高速美丽乡村示范带等等。此外,逊克县除沿重点建设12个村外,以交通干线为重点,高标准建设逊河、新鄂等8个村,投资9095万元,建设东山湖沿边新农村示范镇,打造沿线新农村建设展示样板;爱辉区挖掘生态和民族特色,重点打造以九道沟村、上马厂村为代表的自然生态村,以小三嘉子村、小乌斯力村为代表的特色农业村,以新生村为代表的民族风情村,新生村入选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据统计,黑河的“三带百村工程”,已累计投入资金4.36亿元,推进沿线个现代农业示范建设,“一江、两”周边地区农村面貌发生根本变化、农业发展步入现代化行列,带动全市现代化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总体水平提升。全市粮食实现七连增,2014年达到95亿斤,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401元,分别比2011年增长了41.8%和31.7%;全市住房砖瓦化率、农民自来水入户率均达到90%,分别比2011年提高17.3和10个百分点。未来,黑河市将把“三带百村工程”作为贯彻落实“四个全面”的重点工作,进一步加快现代化农业和新农村发展步伐,促进农业由扩大规模向提升质量转变、由粗放分散经营向集约精细化转变,让黑河农民过上幸福、宽裕、有的生活,让黑河成为提升国门和国家形象的最佳窗口。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