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映《红海行动》让2018年的春节“很热血”。这部电影根据2015年3月“也门撤侨”真实事件改编,以当时负责执行撤侨任务的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为主角,描绘了一个海军特种部队突击恐怖营地解救中国的故事。
这部电影一上映,就好评如潮,不少人这样评价:“太燃了”、“好莱坞质感”、“热血、刺激”……在春节这个中国人合家团圆的时候,一部军事、动作题材的电影如此“圈粉”,此前确实少见。或许这是因为,这是一次中国关于“文化自信”的掷地有声的艺术表达。那么,《红海行动》究竟是如何通过描述一场“异域危机”,将满满的自信传递给屏幕前的我们的?
有网友评论说,十年前的中国,拍不出《红海行动》。因为,只有国力强大的国家,才能拍出这种硬气凌然、铁骨铮铮、坚定有力的电影。影片中挥洒出的铁血柔情,是伴随着中国崛起的背景、伴随着今天的新时代应运而生的。不论是中舰防空炮拦截导弹,还是蛟龙突击队员深入虎穴解救人质,抑或是那句“我是中国海军, 我们带你们回家”,一系列剧情细节,彰显的不仅是中人“勇者无惧,强者无敌”的形象,更是日益强大的中国带给我们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就像影片里,负责指挥的舰长在行动前坚定地说:“要让知道,一个中国人都不能!”那一刻,很多影院里的观众都不由地眼眶湿润。因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国旗,在战火纷飞里中国的力量,远远大于的力量。
敢于亮明态度、展示雄风,能够掷地有声、敢说敢做,便能得到他人的尊重与。就好像西汉名将陈汤给汉元帝的中说,“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就好像电影最后一幕,那句“你已进入中国领海,请立即离开”,满含着不可犯的强硬气质,久久回荡在早已恢复平静的大海上。
就像越成功的人越敢于自嘲一样,对于自己的不足,不妄自菲薄地自卑,也不地逃避,这才是真正的自信。
不同于一般的孤胆英雄题材影片,《红海行动》中,蛟龙小分队的力量源自团队的配合,他们不是打不死的超人,也会倍感压力,会恐惧紧张,会受伤。电影一开篇,原蛟龙一分队就有人身负重伤,队长杨锐认为这是由于自己失职导致的,内心十分、痛苦;面对般的爆炸现场、残肢断臂的场面,初次执行任务的通讯员庄羽,产生了不自信的情绪;3名队员被恐怖困死在一栋民房中,窗口突然飞进一颗手榴弹,医疗兵陆琛瞬间捡起并往窗外扔,结果手榴弹在空中爆炸,在大喊“我的手,我的手”后,他的整条手臂直接被炸没了……
军人也是人,即便是最坚强的战士,也会有脆弱的一面。但正由于这些不完美,使得这些用鲜血与生命完成祖国托付任务的军人们显得如此令人肃然起敬。
胜人者力,自胜者强。就像刘邦曾经坦然对群臣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绝对的完美难以达到,每个人都会有不足,每项事业在推进的过程中也都会遇到来自内部、外部的风险与挑战,如果不能正视这些问题,以坚定的决心攻坚克难、继续前进,而是总要一味表现出自己的高大全,那就永远不是真正的自信——敢今天的“扎心”,正是为了明天能“顺心”。
当然,《红海行动》真正令人激动的,绝不仅仅是动作的刺激、故事的传奇、军人的,而是我们终于通过电影将中国文化与中国传递向世界了。
我们常说要建设文化强国,如何才能做到?必须要有真正能影响的作品。每个中国人都想说我们的国家强大、都想说当中国人十分幸福,可怎么才能把这些话轻松自信地说出口,说出来还有人听、有人信、有人羡慕?《红海行动》给出了答案——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举足轻重的国际地位,主义的人文,强而不霸、盛而不骄、以和为贵的大国责任,以及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望……
于是,许多外国网友坐不住了。有美国网友表示:“这部影片看上去很酷,我想去看!”另外一位网友显然深受中人豪迈情怀的感染,在社交网站上写下蛟龙突击队的那句口号:“勇者无惧,强者无敌!”还有网友看到《红海行动》如此刷屏,不无羡慕嫉妒地留言问道:“为什么我们国家就不能拍这样的电影呢?”
中国的实力、中国文化的感染力,就这样以好看的中国故事的形式被潜移默化、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地传递向世界。
真正优秀的文艺作品,来源于真正踏实的文化自信。《红海行动》当中所呈现的、也门撤侨行动中所发生的、电影和现实里所体现表达出来的每一个瞬间、每一个细节,无不让我们为国家的强大、中人的优秀感到无比自豪。而文化自信的一个表现,就是我们能真正通过优秀的文化作品,展示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中国、中国声音。(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郝思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