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青岛12月13日电 记者萧海川、张旭东报道:今年,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领域层出不穷。1月9日,国内起升高度最高的做梦梦见掉头发起重船“大桥海鸥”号交付投用。3月6日,黎巴嫩的黎波里港接收一批来自中国的港机设备。6月3日,全球首个现代化、全自动智能海上养殖装备交付挪威用户。8月16日,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最后一批核心模块起运。9月19日,世界首艘第二代40万载重吨矿砂船下水。
作为国家批复成立的第九个国家级新区,蓝色海洋已成为青岛西海岸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如今,青岛西海岸新区拥有7座大型修造船坞、17台大型龙门吊、11条海洋工程滑道,形成了年造船200万载重吨、修船200余艘、海上石油生产平台年钢材加工量35万吨的生产能力。
青岛西海岸新区蓝色经济发展中心项目统筹科科长说,2003年他从船舶专业毕业后,到国内部分船厂实习。当时国内造船业有产能与订单,却只能造出船的整体框架,许多内部设备都需外购,甚至部分特种船舶的一线技术焊工,都要从韩国高薪聘请。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至今仍深刻影响着船舶海工领域。“2012年,国内订单告一段落、国际订单又不足。企业一年只接了两艘船,约占实际产能的10%。”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经营部部长尹海军说那是一个的时刻。
作为“大桥海鸥”号制造商、的黎波里港机生产商,青岛海西重机有限公司仍然感受到市场的低迷。企业副总经理代振华说,产品的市场价格天花板基本不动,生产成本却逐年递增,比如,劳动力用工成本年均上涨约8%。告别大货、高精尖,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海洋工程装备的性价比优势正逐步取代低成本优势。”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亚马尔项目管理部经理庄宏昌说,企业自2008年海外,从生产天然气生产的小管廊到构建主管廊,再到交付核心工艺模块。每一步都意味着自主创新与技术突破。合同方的合格供应商目录中,中国企业数量从1家拓展到45家,更是对中国制造品质的认可。
青岛西海岸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刘然吉表示,以往一有国际订单,域内企业往往一哄而上、,如今则是各打优势牌、错位竞争。在尚未走出寒冬的市场,企业无不在人才培养上下足功夫,用项目留住人才、培养人才成为常态。
代振华说,3年前企业的技术人员只占15%,如今达到三分之一,管理人员的数量却在不断压减。尹海军说,企业内部专门设置了设计部门,技术队伍扩展到约300人,绝大多数是来自专业院校的船舶类专业毕业生。
一些企业正从装备制造商转向装备服务商,为行业产品提供优质,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更具智能的机械装备。有的企业拓展自身设计能力,为不同地域的客户提供可建造性研究。还有的企业主动整合同业资源,将总部设在青岛西海岸新区。
12月的青岛,最低气温已降至冰点以下。西海岸新区的码头边、堆场上、车间里,一派忙碌的生产景象,许多企业明后两年的生产档期已经排满。市场的寒意虽未退去,但人们已能觉察到来自未来的春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