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体育快报> 文章内容

“两山”15年 “媒”好今天 ⑧ 杭州日报聚焦安吉“两山”创新实践

※发布时间:2020-8-10 3:22:37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今天,杭州日报刊登新闻《“两山”创新实践 从余村出发,在安吉遍地开花》关注安吉践行“两山”,展现美丽。

  安吉天荒坪镇余村,农创客边月明的水果种植就在村口不远处,11年的经营使他成了地道新农人,游客们纷纷慕名而来,每年种出来的葡萄、桃子卖到长三角各地甚至更远。

  15年过去了,余村的创新实践,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美丽乡村建设在余村变成了现实,“两山”也从这里全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余村村口,一块刻着“两山”的石碑屹立在一汪碧水之间,悄然记录着发生在安吉的“绿色跨越”。

  “当时我刚回来,余村已经陆续关停矿山和水泥厂,村里也不再像以前一样空中飞沙走石、河里泥浆遍布了,绿色发展的苗头已经开始,我就是踩着这个点开始了自己的农场种植生涯。”边月明开始种植葡萄,到全国各地去学习葡萄种植技术,再回来一点一点实践。按他心中的蓝图,种葡萄只是第一步,发展休闲农业才是他的目的,而且他相信,未来的安吉肯定会引来更多的游客。

  事明边月明心中的是正确的。15年来,每一个余村人都在“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发展,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集中精力发展休闲旅游经济。从“黑山恶水”、不见“底色”的破败,到郁郁葱葱、满目绿意的秀美画卷;从名不见经传的偏僻小山村,到成为年人流量破百万的“网红”旅游点;从依赖“靠山吃山”的“石头经济”,到发展“以山养山”的生态产业……余村以实际行动谱写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丽赞歌。

  安吉城郊的鲁家村被视为乡村发展“逆袭”的代表,因地制宜发展美丽经济,一辆小火车串起18个家庭农场,村集体经济从负债数百万元到资产超过1.2亿元,村民人均收入从1.9万元增加到了3.5万多元,实现了“住在景区里,钱袋子鼓起来”的目标;安吉梅溪荆湾,一个深受水涝灾害困扰的小村庄,在通过创建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和小城镇综合整治之后,不仅使原本水涝为患的村庄有了防洪屏障,也让苕溪美景融入了村庄……

  如今的安吉,满目绿水青山,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每到周末,来往安吉的高速口都会出现堵车的情形。

  2008年,安吉在全国率先开展“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安吉县提出把一个县域当作一个大景区来规划,经过10年的发展,安吉县“美丽乡村”的建设从抓点连线,到最前世死因终成片,逐步把安吉所有的乡村都打造成为“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中国美丽乡村”,形成了全域旅游的雏形,美丽转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美丽经济。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位于安吉灵峰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民宿“帘青”已在长三角小有名气。“帘青”的主人名叫陈谷,于2017年回乡创业。“我是做设计的,这里好山好水特别适合做民宿。”陈谷说,民宿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经过了精心设计,为的是让客人感受到“帘青”的温度。

  近几年来,像陈谷一样被安吉的吸引回乡创业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投身乡村旅游的发展与创新,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如今,安吉的旅游产业已成为‘两山’的美丽诠释,旅游业正在成为全县战略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一业兴百业旺’的特性在安吉得到很好的演绎。”安吉县副县长任贵明说,在安吉,旅游业是乡村振兴的首要途径。

  近年来,安吉县借力借智,持续挖掘乡村旅游潜力,不断丰富全域旅游的内涵。在安吉县委县的引导下,“旅游+”和“+旅游”正在更广泛、更深度地融合于该县的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全面提升生态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文化旅游、红色旅游、水上旅游等重点产业。

  “安吉抓住了全域旅游这个核心。”安吉县委沈铭权表示,安吉旅游的重心不仅放在景区,而且扩展到一个更广阔的区域,把各种非物质文化资源、社会资源、产业资源都变成了重要的旅游资源。全域旅游也成为安吉践行“两山”的最有力抓手,实现了休闲旅游经济的产业全域化、空间全域化、行业全域化,促使旅游业成为全县最具优势、最富潜力、最有特色的富民产业。

  从“存”到“谋发展”,从“盼温饱”到“讲环保”……在绿水青山间,安吉人将矿山资源修复为旅游资源、农业资源、生态资源,形成了集农家乐、民宿、蔬果采摘为一体的产业集合。正如边月明当初心中所想,未来正在美好展开。

  

关键词: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