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晚,首都体育馆内上万名观众不断地呐喊、助威,但是中国大学生男篮最终还是以61:101大比分负于了南斯拉夫队。虽然中国男篮获得亚军,也是历届大运会的最好成绩,但是观众对他们在这场球中的表现很不满意。
中国大学生男篮到底缺少点什么?
首先缺少的是拼的。中国男篮实力不在美国队之上,但是在30日的比赛中却能战而胜之,重要的是球员拚搏每一分钟。对南斯拉夫,实力上确有差距,但以此,尚可一战,战败犹荣。遗憾的是,他们没有了拼的,甚至输多少都好像无所谓。按教练王非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的话说,他们“完成了任务”。既然完成了任务,也就不必拼了,松松垮垮,失误连连。最后5分钟,美其名曰“锻炼新人”,实际上是放弃比赛;其二,缺少“胜不骄,败不馁”的作风。中国男篮人才济济,其中有“移动长城”之称的王治郅、姚明、三大中锋,使中国队内线可与世界列强媲美。虽然大学生男篮与国家队在人员上有了变化,没了刘玉栋等中坚,组织后卫乏人。但是三大中锋犹在,应该说还是有实力的,与南斯拉夫队也绝不是40分的差距。比赛中,遇俊锴上场6分多钟,一分未得。姚明受伤、王治郅,眼看场上比分差距拉大。胜不骄,败不馁,看的是球员的面貌,看的是教练的指挥风度。但是,中国队的表现实在令观众失望,完全没了团队的战斗力,没了“败不馁”作风。
其三,中国大学生男篮缺少为中国篮球“造势”的责任感。本次大运会男篮比赛,凡有中国队参加,必观众爆满。球员和教练本应该用自己的出色表现回报观众,使中国篮球得到社会的更多关注和支持,使中国篮球赢得更广大的市场。可是中、南之战的社会影响,可能会适得其反。
男篮“三大中锋”的出现,是中国篮球事业发展中难得的机遇,应该倍加珍视,打好每一场比赛。中、南之战技术上的长短,自有专家评说。但中国男篮不容忽视的是应该补上“”与“责任”这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