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月24日开始至今,印度在阿拉伯海和印度洋北中部地区举行了近一个月的军事大演习。这次演习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主要是因为这次演习的规模是冷战结束以来印度举行的联合军演中比较鲜见的规模庞大的军事演习。纵观海湾战争以来,印度军事大演习的特点是越发突出。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印度军队拥有百万之众,数量上名列世界前列。但是,印度军队实力到底如何,一时还让人摸不清底细。一方面,印度军队的各军种都号称实力界上名列前茅,给人以一种印军是世界上军事强国之感。另一方面,印军每年两次的大阅兵表现,又让人感到其战斗力是如何低下,对其战斗力不敢恭维。其实,这两种看法都是带有的,一是印度军队因多种因素导致其战斗力还不能达到自吹的高度;二是每年两次大阅兵的“低下”表现是带有民族表演特色味道的,也是不能真实展现其战斗力的。总体看,印军实力是不能小视的。
印度连续不断地举行军事大演习,目的之一就是练兵,提升战斗力。一是加强三军联合的演练。印度三军是各自的,这是印度军队体制的特色。海湾战争后,印度看到了三军联合的重要性,也开始探索如何进行联合作战的问题,这是印度三军或两军不断进行联合演习的动力之一。二是磨合武器的联合,使武器能够发挥作用最大化。印度是世界上军火进口的大户。据国际和平研究所发布的《2016年国际军火交易趋势》显示,印度去年仍然是世界上军火进口第一的国家。由于军队列装的武器是“万国造”,进口的各种武器也是需要进行磨合才能发挥战斗力的。进行各种武器的操演,熟悉性能,摸索各种武器之间的配合,也成为印度军演的一大重点需求。
印度自以来就一直谋求南亚地区霸权国家地位。一方面,随着实力的不断提高,印度这种追求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随着周边邻国的实力不断上升,印度担心的心理也越来越强烈。正是这两种心理的作用之下,印度不断地搞起来大规模军演,并且这种军演的规模越来越大,演习的真实性越来越强,目的无非是达到:一是增强信心,给自己在南亚地区的壮胆;二是扩大影响,树立印度军力强大的外部形象,遏制可能的挑战;三是宣示范围,通过演习展示能力可及的幅度,这也是印度由重视陆上大规模演习向着近年来重视海上大规模海空演习的一个深层动因,因为印度正逐渐将其称霸战略的重心由陆地转向印度洋。
自以来,印度一直把其西部方向的邻国巴基斯坦视为现实。特别是,1998年巴基斯坦与印度同时拥有核武器后,印度这种更加强烈,时时巴基斯坦将可能对其实施军事行动。印度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有着强烈的向巴基斯坦压力,遏制巴基斯坦对印度可能采取突然行动的意向。
同时,印度也有通过这种大规模军演排挤其它大国向印度洋扩展影响力的。印度从英印殖民地后,继承英印殖民衣钵,认为印度洋是其范围,甚至还“印度洋是印度之洋”。当今,印度是印度洋地区实力最强的国家,印度的这种想法愈浓。随着其它世界大国在印度洋影响力的增加,印度感觉非常不舒服,不断采取措施排挤其它大国在印度洋的这种影响,大规模军演就是印度采取的具体举措之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力量格局也越来越向多极化演进,越来越多的国家拥有世界性的影响力。印度认为,随着对印度洋和南亚地区拥有影响力的国家越来越多,影响力越来越大,印度对印度洋和南亚的霸权受到的弱化也越来越严重。这是印度不愿意看到的。印度通过这种大规模军事演习,不断强化假想识,抵御南亚区域之外的侵入。印度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也是打错了算盘。间利益的融合是一种发展大趋势,靠军事实力霸权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是不可能实现的。印度这种军事上的做法,完全是一种逞强的表现,历史发展潮流不可。
近代以来,世界性强国都是通过战争和军事手段实现的。自中国综合国力快速提升以来,“”甚嚣尘上。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对中国和平发展没有正确理解,没有正确理解中国防御性国防政策的内涵;一个是故意鼓噪,制造“”,以达到的目的。印度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印度每每在其军事发展的“节点”上,总是以所谓的“中国”为说辞。印度某些人认为,以“中国”为由是达到提升军力的最好掩护,在军事演习设想中国,可以最大化地在印度中塑造“”,支撑军队快速发展。这是印度需要军队发展出现的怪论,同时也是印度与军方合谋产生的怪胎。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