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贾春阳系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博士生
内容提要
2012年6月2日,美国时任防长帕内塔在第11届香格里拉对话会上表示,当前美国海军在太平洋(601099,股吧)和大西洋(600558,股吧)的兵力配备约各占50%,到2020年,美海军将把60%的总兵力部署在亚太地区,包括6艘航母及大部分巡洋舰、舰、濒海战斗舰(LCS)和潜艇。几年来,虽然不断受到叙利亚危机、乌克兰危机、“伊斯兰国”崛起等事件的冲击,但美国从未放松推进亚太军事“再平衡”的步伐。从现有资料看,与2012年相比,美国当前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态势已出现重大变化,其“再平衡”战略取得了明显进展,值得关注。
亚太军事“再平衡”最新态势
早在小布什时期,美国便开始强化亚太军事部署。美2006年2月发布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便美国海军调整军力部署态势,将60%的潜艇部署至亚太地区。奥巴马上台后,美国加速强化亚太军事部署,力求在亚太地区形成一种“地理上更加分散、行动上更加灵活、上更可持续”的军事态势,以展示美国在亚太地区维持强大军事存在的承诺。2013年6月,继前长帕内塔2012年提出将美国海军60%的兵力部署至亚太后,时任长哈格尔在参加第12届香格里拉对话会时宣布,美国空军已将60%的海外兵力部署到亚太地区,未来将把相同比例的太空和网络力量调配至亚太,以强化美国空军的行动速度、作战范围及灵活性。一年后,哈格尔宣布,到2020年,美国将完成把60%的海、空力量部署至亚太的目标。
依照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的说法,截至目前,美国海军已将55%的水面舰艇部署至亚太,并实现了将60%的潜艇部署至亚太的目标。从美国海军官网资料看,截止2015年6月底,美海军共有32.6万现役官兵,273艘可供部署的作战舰艇,包括201艘水面舰艇和72艘各类潜艇(全部为核潜艇),其中处于部署或部署途中状态的有98艘(占总数36%)。结合哈里斯的说法,如分别以55%和60%计算,美国当前在亚太地区可供部署的水面作战舰艇应有110~111艘,各类潜艇43~44艘,总计153~155艘。此为可供部署的作战舰艇数量,如果加上其他各类辅助舰艇,美国部署在亚太地区的舰艇数量会更多。太平洋舰队是美军在亚太地区的主要海上军事力量,下辖第三、第七舰队。从太平洋舰队官网公布的资料看,截止2015年6月底,太平洋舰队共有约200艘各类舰艇,近1100架飞机,超过14万名官兵。其中,第七舰队是美军部署在东亚的最大机动力量,总部设在日本横须贺港,下辖80艘舰艇、150架飞机、4万名海军及海军陆战队官兵。在日本,美国海军发言人蒂莫西·霍金斯称,美军在日本部署有1艘航母、2艘巡洋舰、7艘舰、4艘扫雷舰、6艘两栖登陆舰。空军方面,美军太平洋空军司令部2012年约有4万名官兵、警卫队、预备役及文职人员,300多架各式飞机。当前,该司令部约有4.6万名官兵、警卫队、预备役及文职人员,420多架各式军机。由此可知,2012年至今,美国部署在亚太地区的空军力量亦有大幅增加。与此同时,美亚太空军主力战机经不断升级改进,其作战能力已在原先基础上有显著提升。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虽然要将60%的空军兵力移师亚太,但“美国空军的核心是‘不部署’,即不增加在该地区的永久性军事,而是在未来几年增加在太平洋地区的飞机部署,发展与、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等国的军事关系。”因此,在关注美军兵力增加的同时,更要关注美国空军部署在太平洋地区或本土用于亚太方向任务的兵力。
哈里斯2014年12月2日在军事委员时曾提到,到2020年,如美国海军能够实现其发展目标,其作战舰艇规模将从现在的289艘增加到308艘左右;如果美国海军面临的预算继续削减,其舰艇规模将大幅缩减至250艘左右。依照美国预算办公室2014年12月15日发布的《对海军2015财年造舰计划的分析》报告,美国海军计划未来30年(2015-2044财年)每年投入210亿美元,以购买264艘舰艇,其中包括218艘作战舰艇和46艘作战支援舰艇;即便如此,美国海军到2019年也难以实现拥有306艘作战舰艇的目标。因此,美国海军不得不降低目标。在2015年2月2日推出的2016财年预算请求中,美国海军计划拿出444亿美元用于采购各类装备,以实现到2020年将作战舰艇规模维持在304艘的目标。2015年3月10日,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格林纳特在军事委员会时也表示,2020年美国海军的作战舰艇总规模将达到304艘,其中部署在亚太的作战舰艇总数将达189艘(约占62%),而其前沿部署或常驻亚太的舰艇数量为66艘。根据美国海军负责预算事务的助理海军部长威廉·莱切尔在2015年2月份的说法,美国海军计划未来五年将常驻亚太地区的军舰从目前的52艘增加到2020年的65艘。结合上述二人的说法,2020年美国海军部署在亚太地区的作战舰艇总数将比现在多34~36艘,其中前沿部署或常驻亚太的舰艇数量将比现在多13~14艘。从空军来看,依照2014年3月美国发布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到2019财年,美国空军将维持30.8万现役官兵,971架战斗机、96架轰炸机、443架加油机、211架战略运输机、300架战术运输机、280架ISR(情报、、侦察)飞机,27架指挥控制飞机。如果按60%计算,美国空军2020年前后部署在亚太地区及美国本土负责亚太方向任务的各类军机将有约1397架,其中包括约582架战斗机、57架轰炸机、267架加油机、127架战略运输机及各类支援飞机。
美国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要增加部署在亚太地区的陆军规模,但其部署在亚太地区的陆军规模事实上也有明显增加。美军太平洋司令部陆军司令文森特·布鲁克斯2015年3月4日在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发表时称,“美国正在扎实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自其2013年7月履职至今,该司令部所辖陆军规模已从约8万人增加至10.6万人。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美国2014年3月发布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到2019财年,美国陆军规模将由2012年的57万人缩减至44~45万人,陆军国卫队和预备役部队分别由35.8万和20.5万缩减至33.5万和19.5万。在美国陆军规模大幅削减之际,驻亚太陆军不减反增,一定程度上说明美国陆军也在向亚太实施“再平衡”。这说明,美国此番调整亚太军事部署,不仅涉及海军、空军,也包括陆军,是一项涵盖各个方面的“再平衡”。
综合来看,2012年至今,美国已将55%的水面作战舰艇和60%的潜艇部署至亚太地区,到2020年也有望最终实现其将60%海空力量部署至亚太的目标。就数量而言,如美国海军2020年能够实现将作战舰艇总规模维持在300艘以上的目标,其部署在亚太地区的作战舰艇总量将超过180艘,明显多于当前水平。从空军来看,以轰炸机为例,美国空军当前约有159架各式轰炸机,包括63架B-1B,76架B-52,20架B-2;到2019财年其轰炸机总数将下降至96架,包括36架B-1B,44架B-52,16架B-2。因此,结合美国海、空军未来发展趋势,与现在美军部署在亚太的海空力量规模相比,到2020年,美国海军部署在亚太地区的舰艇数量将有明显增加,空军兵力可能增加有限。
亚太军事“再平衡”的关键
军队规模及装备数量虽然重要,但衡量一事实力的核心要素不是数量,而是军队的质量和整体作战能力,主要表现为部署态势、装备水平、战略战术等。从美国强化亚太军事部署的进展态势看,美国在亚太地区部署的海空力量规模虽有不同程度增加,陆军数量也有明显增加,但其关键在于美军亚太部署态势的优化、装备水平的提升、作战的革新,以及由此带来的整体作战能力的提升。
部署态势更加分散和灵活,更具可持续性
此番调整的关键词是“固北强南”、分散部署。一是在继续巩固和强化美军在东北亚存在的同时,加强美军在亚太地区南半部分的存在。如调整驻韩美军部署态势,向韩国增派800名“轮换”部署的士兵、约40辆“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和40辆步兵战车,以提升驻韩美军的能力和威慑力。为加强在亚太地区南半部分的存在,以强化必要时的应对能力,美国采取多种方式强化在东南亚和的军事存在,如通过“轮驻”方式向新加坡派驻LCS,向北部市派驻2500名海军陆战队及相应海空装备;通过《加强防务合作协议》获取菲律宾机场、港口等设施的使用权,并筹划向菲律宾派遣“轮驻”部队和装备;酝酿在马来西亚部署P-8A反潜巡逻机。二是对美军驻第一岛链的兵力和装备进行分散部署,强化关岛、夏威夷和阿拉斯加等第二岛链关键节点的力量,提升亚太驻军的抗打击能力和灵活反应能力。如将9000名海军陆战队官兵从冲绳迁移至关岛、夏威夷和等地;向关岛增派第4艘型核潜艇,部署“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THAAD),力求将关岛打造成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战略中心”;酝酿2年内在阿拉斯加增加部署12架“灰鹰”无人机,并从欧洲调遣24架“阿帕奇”武装直升机至阿拉斯加。不仅如此,美国还积极加强与亚太盟友和伙伴的军事合作和互动,以提升美军在亚太地区的“存在感”,展示美军其亚太承诺的意愿和能力。以美军太平洋舰队为例,2013年,该舰队共在亚太地区开展80次军事演习,192次港口访问活动;2014年分别增至160次和370次。除此之外,太平洋舰队还与亚太开展了超过500次各类型的交流活动。经过2年多的优化部署,美国在亚太的军事部署渐呈“网络化”,关岛、夏威夷等关键节点得到全面强化,小型更加分散和多样,态势更加灵活并更具可持续性和针对性,其抗打击能力和危机反应能力都得到明显提升。
常规装备水平全面升级换代,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从帕内塔到哈格尔,再到哈里斯、阿什顿·卡特,美军方领导人无一例外都重视提升亚太驻军的装备水平,注重优先向亚太地区部署最先进的海空装备,以确保亚太美军在未来继续拥有“决定性优势”。2015年2月4日,美国防长阿什顿·卡特在军委会举行的听证会上表示,“未来将继续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投入更多军事资源添置专为亚太地区打造的军事装备,包括着重用于亚太战区的新一代轰炸机”。近年来,美军大批现役先进作战装备,如F-22A战斗机、F-35战斗机、P-8A反潜巡逻机、“弗吉尼亚”级型核潜艇、LCS等,都被陆续部署到亚太地区。一些尚未服役的装备,如“朱姆沃尔特”级舰、X-47B无人机等,也计划优先部署至亚太地区。以LCS为例,美国海军计划到2017年底向新加坡派驻4艘LCS;到2022年在亚太地区部署11艘LCS,除在新加坡部署的4艘外,其余7艘部署在日本佐世保海军。不仅如此,美国还强调优先升级亚太美军的支援保障能力,如电子战能力、通信指挥能力、远程机动能力等。由此来看,美国此番调整亚太军事部署,不仅是军队人数和装备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主战装备的全面更新换代和整体作战效能的提升。可以预见,经过此番调整,到2020年,亚太美军的常规装备水平将发生质的变化,其整体作战能力特别是早期预警能力、危机反应能力、远程兵力投射、空中突防和打击能力将获得明显提升,美军在应对亚太地区小规模冲突方面将更加得心应手。
反导部署渐趋“网络化”,反导能力全面提升
美国强化在亚太地区的反导部署,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增加在阿拉斯加部署的拦截弹数量,增强美国本土反导能力。依照美军计划,美军将在2017年9月前在阿拉斯加增加部署14枚陆基拦截弹,美国本土部署的陆基拦截弹总数也将由30枚增加到44枚。二是将亚太盟友拉入美国反导体系,组建地区性反导“网络”,如向日本增派X波段预警雷达和2艘配备最新“宙斯盾”作战系统的舰;谋划在韩国部署THAAD系统,并积极推进美日韩情报共享,以打造美日韩一体化的“反导网络”,增强美军亚太前沿部署兵力的远程探测和反导能力。根据美军计划,美国海军具有弹道导弹防御能力的“宙斯盾”舰数量将由2012年的24艘增加至2015年的38艘,而先前的24艘舰中已有16艘被配置到太平洋舰队,其中5艘部署在日本横须贺,6艘部署在夏威夷。预计到2020年前后,美国及其盟友在西太地区的预警探测能力将有明显提升,“末段拦截系统将更加成熟,弹道导弹中段拦截系统也将进入作战使用阶段”。
作战更具实战性和针对性
与前述装备和“软件”投入相适应,美军还积极探索新的作战,以充分发挥这些先进作战平台的效能并应对美军在亚太地区所面临的独特挑战,其主要标志便是美国2012年1月推出的“联合作战介入概念”。2010年2月,美国在其《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中曾提出“空海一体战”概念,以应对潜在对手的“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但在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官兵看来,“空海一体战”概念太过聚焦海军和空军所扮演的角色,因此一直呼吁修订该概念以增进联合。因此,“联合作战介入概念”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空海一体战”概念的升级和修正版,其要义在于“跨领域协同”,旨在通过综合像“空海一体战”概念这样从更专业的角度解决“反介入/区域拒止”挑战的策略,制定出一个更好的策略,以确保美军对全球关键地区的“介入能力。2015年1月8日,美国联合参谋部主任大卫·戈德费恩签发备忘录,正式将“空海一体战”概念更名为“全球公域介入与机动联合”(JAM-GC),其目的之一便是发挥陆军在美军“介入竞争性区域”时的作用。近来,这一作战思得到进一步发展。根据美国海军、海军陆战队、海岸警卫队2015年3月13日联合发布的《21世纪海上力量合作战略:推进、参与、常备不懈》,美国将“全领域介入”作为美国海上力量五大基本职能之一(其他四项基本职能包括威慑、海上控制、力量投射、海上安保),即综合利用美军在陆、海、空、天、网、电磁等各领域的优势,形成跨领域合力,击败对手的A2/AD战略,确保美军在各领域的介入能力和行动。美海军前作战部长特别助理布莱恩·克拉克评论称,“全领域介入”不是简单地与其他四项职能并列,而是最关键的职能,意味着美海军战略重点的巨大转变。不管是“联合作战介入概念”还是JAM-GC,还是最新推出的“全领域介入”,其实质都是综合发挥美国陆、海、空、网、天等各军种的力量和优势,确保美军对全球“竞争性区域”的“介入能力”,以应对潜在对手的A2/AD。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办公室战略和政策部主任迈克尔·史密斯少将曾撰文指出,为实现“亚太再平衡”目标,美国海军应借助并利用陆军、空军、海军陆战队等其他军种的力量,如陆军的弹道导弹防御能力,空军的战略轰炸机,更无需说海军与海军陆战队的密切合作关系,以整合各军种的优势,使之发挥最大功效。
综合来看,美国此番亚太军事“再平衡”虽以60%总兵力部署为旗号,但美国亚太驻军数量的增加只是其军事“再平衡”的一方面,或说显性的一面。更重要的是,经过此番调整,美国在亚太的军事部署态势、装备水平、作战等都将焕然一新,美军在亚太地区的整体作战能力特别是早期预警能力、灵活机动能力、危机反应能力、远程打击能力、反导能力等都将登上新的台阶。这必然对亚太地区军力平衡、地区安全带来重大影响。
对中国的影响
美政领导人虽一再表示“与中国建立积极和建设性关系是‘亚太再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始终对中国的战略意图有疑虑,将中国崛起特别是军事现代化视为美国面临的“持久性挑战”,认为“中国发展先进武器系统特别是精确先进的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目的就在于击败美军的远程投射力量”。由此可见,美国此番调整亚太军事部署虽然并非完全针对中国,但中国已成美军的关注焦点。事实上,应对中国的A2/AD战略,确保美军在亚太地区的主导性优势,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提供军事支撑,已成为美国亚太军事“再平衡”的重要目标。因此,美国亚太军事“再平衡”必将对中国产生重大且直接的影响。
美国亚太军事部署针对性和围堵色彩明显
美国多番强调要在亚太构建“地理上更加分散、行动上更加灵活、上更可持续”的军事态势,其实质是提升其亚太军事部署的灵活性、可持续性及抗打击能力,让美国的“潜在对手”够不着美军,美军却能借助其灵活机动能力和远程突防能力打击对手。美国战略和预算评估中心分析师马克·冈津格认为,“分散部队可以让该地区对手的规划复杂化,他们不得不袭击许多地点”,“当你让敌人的规划复杂化时,就加强了你的威慑姿态”。同时,在调整和优化其军事部署的同时,强化并扩大其亚太盟友和伙伴体系,最终形成由美国主导、覆盖面广并具排他性的亚太安全体系。在美国的潜在对手有所动作时,可让潜在对手面临“牵一发而动”、“一对多”、“无处着力”的困境,从而在解决纠纷和争端时放弃军事选项。事实上,美国的亚太军事布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其针对的目标很明显,其所谓潜在对手的身份也早已认定。2015年3月13日,美国时任海军陆战队司令约瑟夫·邓福德(现为美军参联会)在《21世纪海上力量合作战略:推进、参与、常备不懈》发布会上公开表示,我们将22500名海军陆战队士兵部署在西太平洋地区(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希望中国在做决定时能够考虑到这一点”。不难发现,一旦亚太地区形成由美国主导、覆盖范围广泛又具排他性的安全体系甚至军事同盟体系,中国可能成为这一安全体系的,或被这一体系边缘化。这对中国解决领土或领海纠纷、延伸海军活动范围、海上通道和海外利益安全等都将形成巨大制约。学者詹姆斯·科根认为,美国“空海一体战”概念的一个核心要素是通过积极部署美国及其盟友军队,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龙目海峡等海上通道,切断中国获取中东和非洲石油、天然气和其它原材料的通道。
抵消中事现代化建设,保持军力领先优势
美国多次强调其面临的A2/AD。此次军事部署调整也以应对A2/AD、确保美军在亚太地区“全领域介入”能力为核心目标,在追求“地理上更加分散”、提升抗打击能力的同时,大力发展所谓“全领域介入”能力,以“联合作战介入”概念为牵引,强化跨军种协同、跨区域机动、远程投射和打击能力。从亚太军力对比看,值得美军如此大动干戈地调整部署的也只有中国。美国之所以如此看重A2/AD,一方面反映了美国对中事现代化、军事能力提升的总体判断,说明美国认为中国已有能力在第一岛链实施A2/AD;另一方面,也说明美国试图克服或化解中国在第一岛链的这种“”,通过强化第二岛链兵力、提升远程打击能力在第二岛链对中国形成优势。以美军部署在亚太地区的F-22A战机为例,“为降低解放军二炮部队远程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在第一次打击中就摧毁这支力量的可能性,美国空军正在将其F-22A战机分散部署到亚太地区若干军事中。”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格林纳特2015年3月10日在美国军事委员会时曾明确表示,“为应对潜在对手的远程反舰巡航导弹和海上防空系统,美军2016财年预算申请已确定一系列反舰能力发展计划,2017年开始为LCS安装反舰导弹。”假以时日,若美军分散部署计划得以实现,加上大批先进装备在亚太部署到位,美军的抗打击能力、远程机动和打击能力等将得到全面强化。
削弱中国战略威慑力,中美战略稳定
在核威慑方面,虽然中国核武器的数量和质量都不如美国,但经过多年发展,已拥有可靠的“第二次核打击”能力,对美国能够形成“有限核威慑”。因此,中美之间在战略核武器方面事实上建立了非对称性的战略平衡,可以说这种平衡是中美战略稳定和中美关系大局的基石。美国强化其在亚太地区反导能力的做法,包括增加在阿拉斯加部署的拦截弹数量、谋划与日韩等盟友建立一体化的反导体系等,虽然名义上是针对朝鲜核武及导弹,但鉴于朝鲜非常有限的核威慑能力,美国的说辞明显是借口,其实际针对目标只能是中国或俄罗斯等核大国。俄罗斯与美国在核武器方面拥有“相互确保摧毁”能力,其导弹数量及突防能力足以撕破美国的反导网络。但中国核武器数量有限,一旦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反导体系得以成型,势必严重削弱中国的核威慑/核反击能力,中美之间原本的战略平衡。这只能促使中国投入资源强化自身的核威慑力,并发展自己的反导能力。这并不符合中美两国利益,美国事实上对此也有认识。美国2014年6月发布的《2014年中事与安全态势发展报告》曾明确表示,“中国可能会继续投入大量资源以维持一支有限但具备能力的核力量,以确保解放军能够实施具有力的报复性核打击。”
刺激地区性军备竞赛,恶化中国周边安全
近年来,伴随中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提升,中国的军费开支也得到保障和提升,但与美国相比显然还有很大差距。事实上,中国的军费开支占P比重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没有与任何国家开展军备竞赛的意图。美国宣布将军事重点转向亚太,向亚太投入大量高科技先进装备,事实上暗含着中国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的。另方面,美国还不断炒作所谓“中国”、“一战重演”等论调,渲染中事现代化、军费增长的“意图”和“”,中国周边国家与中国的安全关系,“在亚太海洋权益争端中采取‘拉偏架’的立场,引发或了某些美国盟国同中国在安全军事领域的摩擦”。在此过程中,美国借机推销其先进装备,有针对性帮助中国的周边国家发展对华“非对称”能力,以抵消中国的军力优势。据国际和平研究所统计,与2004-2008年间相比,美国2009-2013年间对其亚太五个盟友(日、韩、澳、菲、泰)的军售总额增加8.3%,亚太地区也成为美国最大的军售目的地,占到美国对外军售总额的47%。因此,美国的做法不仅无助缓和地区局势、平息地区纠纷,反而会刺激日本、菲律宾等国在海上纠纷方面对华强硬,导致地区局势加速升温,美国则反过来借机为其扩大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提供口实。可以说,美国的行为对亚太稳定有百害而无一利,将导致亚太地区陷入地区性军备竞赛,恶化中国的周边,
亚太军事“再平衡”面临的制约因素
预算和资源
美国虽一再强调预算削减不会影响“亚太再平衡”战略,但事实上不可能不受影响。预算多少不仅决定美军未来人员、舰艇和飞机规模,也决定了美军能够向亚太地区投放资源的多少,对其训练、演习和战备状态也有巨大影响。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格林纳特2015年3月10日在军事委员会时表示,“过去3年,受预算,我们的力量投射能力、武器系统重组和现代化项目都受到了影响,削弱了我们在太空、空中、水面、水下和网络空间等各领域的介入能力”,“如果海军得不到充足的资源保障,将无法胜任美国防战略所赋予的任务”。
世界其他热点地区的牵制
在欧洲,乌克兰危机已持续一年有余,美国不得不增加在欧洲特别是东欧的军事部署,如调整在欧军事部署,派遣F-35战机入欧;在东欧派驻重型装备,向波罗的海国家派遣约3000名士兵、750件重型装备执行演习计划。在中东,叙利亚危机延续多年,“伊斯兰国”不仅在中东,还将触角伸向北非、南亚、中亚等地,美国不得不多次调整其从阿富汗撤军计划。这无疑将牵制美向亚太的资源和步伐。根据《21世纪海上力量合作战略:推进、参与、常备不懈》,为遏制中东地区的冲突,消除盟国和伙伴国的疑虑和恐惧,并对危机做出反应,美国“将把在该地区部署的舰艇数量由当前的30艘增加至2020年的40艘”。因此,在预算削减背景下,捉襟见肘的资源根本无法同时满足扩大亚太军事存在、维持在欧军事部署、在伊拉克和叙利亚执行任务等三大需求。
难获亚太国家广泛支持
虽然日本、、菲律宾等国对美国强化亚太军事部署态度积极,但大多数亚太国家对此态度谨慎,甚至有疑虑。一方面,亚太部分国家认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主要目的是在军事上对冲中国,易引发大国对抗,地区稳定,因此不愿在中美之间“选边站”,更不愿绑在美国的“战车”上充当马前卒甚至炮灰。另一方面,部分国家对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的决心和能力持怀疑态度,担心美国“受国内党争、经济复苏缓慢、中东危机等因素影响,无法履行其对亚太的承诺”。
结语
美国在军事层面的“亚太再平衡”已取得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2020年也有望基本实现其部署60%海空兵力的目标。但问题的关键不是美军在亚太地区舰船、军机数量的增加,而是部署态势、装备水平、作战及作战能力的优化和提升。从美国调整亚太军事部署的系列动作及美政高层的言行看,其部署调整有明显针对中国的一面,对中国外交战略、战略安全及周边等都将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同时,美国要实现其“亚太再平衡”目标也非易事,也面临一些难以克服的掣肘和困境,如预算和资源、其他地区热点问题的牵制等。因此,对中国而言,需要做的是冷静应对,避免与美国及周边国家陷入恶性军备竞赛。同时,中国也要有针对性地加强自身国防能力,提升打赢现代高科技战争的能力,特别是在地区冲突时的全领域“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为自身安全及亚太地区和平提供坚强后盾。(注释略)
文章来源:《现代军事》2015年11期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