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指出,军事领域是竞争和对抗最为激烈的领域,也是最具创新活力、最需创新的领域。形势逼人,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当前,我军无论建设、还是备战,都面临大量新情况新问题,亟须从理论上作出回答,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理论迫在眉睫。
军事理论创新,应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大势
军事理论的价值贵在于“理”,理之根植于历史,功能在指导现实预测和引领塑造未来。以理论创新谋求未来战场优势,以理论先行推动武器装备、组织形态和“游戏规则”的变革,已成为世界军事发展的主流趋势。
认清当前变革大势和理论创新的紧迫性。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遍运用,军事技术形态呈现出信息赋能、网络聚能、体系释能的新特点,导致战争形态、作战方式和战场实践持续发生深刻变化,推动世界主要大国不断加快军事理论创新的步伐。特别是近年来不断涌现的云计算、云、云攻防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手段,通过战场、网络联通和指挥控制三大因素的交互作用和无缝融合,形成了“信息主导、体系破击、网聚能力、自主适应”的全新战争制胜机理。在新理论推动下,美军指挥控制系统计划2030年前达到C4KISRT(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杀伤、情报、、侦察、定位)的九位一体;作战手段已从全纵深发展到基于云攻防的全球快速打击;侦察手段已由卫星、雷达、电子侦察发展到智能微尘传感器;作战方式已从预先计划、预编程序为主,临时指令修正为辅,发展到“边看边算”和“追着打”“选着打”“精细打”,力求实现从“看”到“打”径最短,反应时间最快,整体能力最强。俄军也对苏式指挥控制系统持续进行,基本告别了纸质地图、口令指挥和模拟通信时代,构建起了战略、战役、战术指挥自动化系统,并计划2020年前建成融合卫星通信、定位、数据传输等功能的新型指挥控制系统。站在信息化时代世界军事变革的最前沿我们就会发现,军事理论创新对战争实践的牵引作用和对国防建设的指导作用,从未像今天这样显赫。这场以信息化、智能化和创新为特点的世界新军事变革,被军事界比喻为一只高速旋转的圆盘——如果身处边缘,就很容易被甩出去,必须进入中心。
着眼超前思维,走出海湾战争定式。军事理论创新的关键在于预见未来,核心是要通过性的思维创新,来改变战争游戏规则,最终推动作战方式、样式,乃至国防组织体制变革。当前,美军在第三次抵消战略的驱动和信息技术的催化下,作战理论创新重点已由海湾战争时期以“空地一体战”为核心、以军种融合为特色的“战区一体化作战”,向信息化时代以“空海一体战”为代表、以“跨域协同”为重心的“全球一体化作战”方向转变。借鉴外军,我军军事理论创新必须走出海湾战争的传统思维模式,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不断发展具有自身特色,能够“改变战争游戏规则”的新技术、新装备和新战法,进而抢占国际军事竞争的制高点。
以军事战略为指导,明确理论创新的针对性与特色。军事理论创新,表面上是一个思维问题,其实质却是一个军事战略问题。换言之,对未来战争形态的认识和判断,是军事理论创新的逻辑起点。没有理论根基的军事实践,注定会以失败而告终;没有现实支撑的理论创新,也必然会成为空中楼阁。我军新一轮军事理论创新,要以面临的现实为逻辑起点,针对对手战争体系和作战体系的弱点并结合自身的长项,不断深入推进。
军事理论创新,应注重挖掘传统理论的价值
创新是在传统理论基础上的新发展,而不是割断历史的“超越”。创新离不开对传统军事理论价值的深度挖掘和重新发现,否则就可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传统军事理论的思想火炬光耀后人。在海湾战争中声名鹊起的美前中央总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曾讲,“战争的技术手段虽然日新月异,但战争的基本原则却恒久不变。”究其原因,即在于战争的实施方式虽在持续演化,但战争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其本质却并未改变。一些军事理论的内涵外延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所发展有所变化,但很多建立在战争实践基础之上的根本思想和原则却往往能经得起时间,生命力之强往往出人意料,在今天的理论创新中必须引起重视。
从传统理论中汲取精华是重要创新径。创新的军事理论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很多都是受到传统军事理论的影响和,经历了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过程。上世纪70年代末,美军组成研究小组,在考察第四次中东战争后,集中研究克劳塞维茨、若米尼、格兰特、富勒、利德尔·哈特、隆美尔、成吉思汗、孙子和其他名家的军事思想,结果产生了“空地一体战”。的军事专家鲁登道夫吸收法国的“总体战”概念,研究提出了“国家总体战”理论。
以宽广的视野看待继承与创新。世界文明源远流长、绚烂多彩,其中的传统军事理论蕴含着在和军事领域的深层思考,代表着的独特认识,为军事理论持续创新发展提供了丰厚。因此,在继承发展本事理论精髓要义的基础上,还需放眼世界、面向未来、着眼其特点和发展,充分认识世界传统军事理论的特色优长,取长补短,为己所用。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并结合实际赋予其新的生命力,推动形成创新理论。
军事理论创新,应善于借力高新技术的发展
科学技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军事理论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
高新技术对军事理论创新的推动力越来越大。恩格斯指出,“当技术正在四周汹涌澎湃的时候……我们需要更新更勇敢的头脑。”界历史上,很多先进技术都发端并应用于军事领域。国际互联网技术即起源于美国国防高级研究项目局。高新技术的军事应用,必然推动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进而改变作战方式和相应理论。随着无人机、下一代战机、航天卫星、人工智能、网络攻防、高超声速、定向能等技术陆续取得重要突破,创新相应军事理论也已成为必然。
高新技术发展为军事理论创新提供了重要方法手段。特别是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领域的新方法新手段迅速进入军事理论研究领域,对军事理论创新产生了重要催化作用,拥有先进科学技术的军事强国往往能在军事理论创新上先行一步,并占据有利地位。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系统科学“老三论”的引入,助力博伊德、沃登等军事专家提出了“战略瘫痪论”“决策周期论”“五环目标论”等新理论;协同论、突变论、耗散结构论等“新三论”的引入,促使美国运用蕴含其中的自组织理论,研究提出了网络中心战理论。
正确看待科学技术发展与军事理论创新的关系。多年来,有一种“技术至上论”,把军事技术当作军事理论创新的首要,甚至认为军事技术是军事理论创新的唯一动因和前提;还有一种“思维至上论”,认为军事技术在军事理论创新中的重要性很低,思维的作用永远占据核心地位。其实应该看到,随着世界新军事的不断深入,战争形态加速向信息化战争演变,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因素的重要性在上升,军事技术与军事理论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并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军事理论创新不能简单地分析“物质与哪个更重要”,而应采取更加平衡的方法,以创新理论驱动技术研发、以创新技术驱动理论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融合两种方法的优点,借力高新技术发展加快推动军事理论创新。
军事理论创新,应勇于打破思维定势的
军事理论创新必须敢于否定,敢于打破固有思维与观念的,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
打破思维定势的前提是解放思想。跳出传统的思维定势才能有新的发现。对过去战争的经验进行总结是必要的,因为军事传统本身就是一笔遗产,可以从中汲取营养,但如果把传统的东西作为一个框框将自己起来,就势必导致军事思维能力的枯竭和创造力的窒息。军事理论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打破思维定势,进而来一场思想上的,从一切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否则,和制约军事理论创新的因素就会占居上风,就会陷于思维定势的包围之中,难以自拔。
打破思维定势的关键在于敢担当。敢于打破思维定势,推进军事理论创新,不是蛮干,而是建立在找准因素、善于破茧而出基础上的果敢与担当。俄军受到海湾战争震撼后,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调整前苏联时期的作战理论,研究提出了地空一体作战、电子火力突击、战区防空战役等理论。打破思维定势需要足够的勇气与智慧,有时甚至会付出一定的代价。“空权论”的创始人杜黑、“OODA”理论创新者博伊德、“新军事技术”预言家奥加尔科夫元帅,都是冒着非议甚至被革职的风险,提出了创新性的军事理论。
积极营造宽松包容的创新氛围。这是打破思维定势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推进军事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条件。美国历来重视营造理论创新的良好氛围,构建了听证会、、研讨、辩论专栏等多种学术观点碰撞的平台,允许就任何学术问题甚至现行作战条令、防务战略制定等进行式讨论,不达成共识,最终目的就是和鼓励理论创新。世界对军事理论创新也多采取包容的态度,以“创新”论英雄,强调在创新军事理论面前无高低之分。
军事理论创新,应着力转变人才培养的模式
适应军事理论创新需求,培养优秀人才,一个关键点在于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将重点培养对象转到“中校”上来。国家军队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中校定律”,其军事理论创新的灵感和火花往往发轫于40岁前后的中青年军官,理论创新的也多产于其求学期间。比如,美军秉承“终身教育”,对中青年军官的职业教育可谓格外重视,为其提供了充分的教育机会和宽松的研究,使其可在军地各类高校攻读学位、参加高级研讨班和短期客座研究等,进而为军事理论创新的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美军前任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威廉·麦克雷文上世纪90年代初任中校时,在海军研究生院期间深入研究了经典特战战例,并在此基础上于1995年出版了特种作战理论方面的奠基之作——《案例分析:特种作战的理论与实践》。2011年5月1日,麦克雷文运用自己独创的特种作战理论,指挥“海豹”突击队成功击毙本·,进而为一场历时10年之久的“猫鼠游戏”画上了句号。
将培训方式转到信息网络上来。灵活便捷的网络化远程教育培训方式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军队也是如此。韩国陆军已建成超高速信息网,为包括军事理论在内的各种远程教育培训提供了可能。可以想象,通过信息网络手段,能将军事理论方面的教育培训推送至任何想要到达的地方,这必将为工作岗位经常变动或没有大块时间学习军事理论的人员,随时随地接受专项教育培训创造良好的条件。
推荐: